第十六章 各有算計
關燈
小
中
大
十年寒窗,三十四歲的高甫明當上了洪武二十五年的南京縣令。
不對,南京作為此時大明朝的都城,縣令也不叫縣令了,而叫順天府尹,正三品。
職責也與一般的縣令有些不同,他主要是負責京師一代的治安與政務。
俗話說天子腳下難做官,洪武皇帝的腳下尤其的難,因為你做的一切皇帝都看在眼中。如果給高甫明再來一次的機會,相信他一定會想方設法的避開自己現在的這個職位。
如果他有一本人生的黃歷,那本黃歷上有一頁一定是這樣寫的: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初四,韓國公李善長與其弟李存義會死於燕王府上。宜:上吊,服毒,割腕,等各種方法自盡;忌:活著。。。。
“微。。。微臣高甫明叩見皇上”禦書房裏,高甫明戰戰兢兢的向朱元璋跪拜行禮。
“起來吧”輕描淡寫的一揮手,朱元璋開口道。
“謝,謝陛下”高甫明站了起來,說話都有些結巴。
此刻是申時,也就是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。太陽還沒有下山。
大概一個時辰以前,東宮侍讀黃子澄與兵部左侍郎齊泰入宮,求見皇長孫朱允炆。
當時朱允炆與朱元璋正在武英殿裏敘話。聽黃子澄來了,朱元璋也就讓朱允炆去了。
“不要和任何人提起那個徐如意”這是朱元璋對朱允炆的囑咐“最近也不要見那個徐如意,朕對他另有安排。”
朱元璋的謀略算計,自然之道。徐如意這次做的事雖然隱蔽,但終究還是有些蛛絲馬跡,瞞不過那些有心人,尤其是那些有能力的有心人,比如說。。。。朱棣。
“老張,把知道內情的人該清理的清理一下,你自己把握,盡最大可能別讓消息亂傳出去”這是朱元璋在朱允炆離開後對老張的吩咐。
“來人,移駕禦書房,招順天府尹高甫明入宮見朕”這是朱元璋之前在武英殿裏的最後一句話,畢竟武英殿已經被他砸爛了,不適合會見外臣。
時間回到現在。
朱元璋瞇著眼睛看著眼前的高甫明,開了口“高甫明~”
“臣在”
“聽說今天京城裏出了個大案啊”
“回稟皇上,今日巳時左右,韓國公與其弟死於燕王府內。。。臣已經派。。。”
“哼”朱元璋冷哼一聲,打斷了高甫明的話“這麽大的案子,事涉當朝國公,藩王,你卻沒有早早地來稟報朕,難道還要等到明天早朝再說嘛?不嫌太晚嗎?”
順天府尹官居三品,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員皆有上朝之權。
“臣有罪”高甫明趕緊跪倒。“臣只是想調查清楚,再向陛下稟報。”
“恩。。。”朱元璋點點頭“那你查的怎麽樣了?”
“回稟皇上,臣查到,韓國公與其弟似乎是因為什麽誤會,所以才去了燕王府上,後來好像是死於。。。死於。。。。”
“接著說!”
“死於自殺。且在二人死後不久,韓國公府突發大火,韓國公府化為一片白地,可能死傷四百餘口,目前正在校驗身份。”廢了好大力氣,高甫明終於把自己查到的說完了。
“似乎,好像,可能”朱元璋似乎對高甫明的話並不滿意“除了查出韓國公二人死於自盡,其他的全都是不確定的,你什麽時候才能找到證據,確定一切報給朕聽!”
朱元璋的語氣不滿,但高甫明的心反而放下了,他已經聽出了皇上的意思,上意已明,事情也就好辦了。
“回皇上話”高甫明鎮定的說道“七日內,微臣一定查明真相,找出證據,給您一個交代”
“三日。。。”
“三。。三日也夠,微臣定不負皇上所望。”高甫明再次叩頭。
“嗯。。。”朱元璋點點頭“朕也幫你一把,李善長的兒子李飛從大火中逃了出來,如今在親軍都尉府,你去領吧。”
親軍都尉府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錦衣衛的前身。朱元璋於洪武十五年裁撤親軍都尉府,並在其基礎上建立了錦衣衛。後來迫於朝臣壓力,再加上錦衣衛名聲實在太差,才於洪武二十年,撤銷了錦衣衛,焚毀刑具。錦衣衛雖然在明面上被裁撤了,但如此好用的工具以及其如此強大的情報能力是讓人著迷的。朱元璋明裏裁撤了錦衣衛,但暗地又將其改回了親軍都尉府。總的來說只是改了個名字,並且取消了其逮捕,刑訊之權。
朱元璋退了這一步,朝臣們自然也見好就收,親軍都尉府也就保留了下來,而這,也是後來朱棣即位後快速重建錦衣衛的根基。
“是,微臣這就去辦,微臣告退”恭敬地將差事應了下來,高甫明慢慢的退出了禦書房。
朱元璋的意思高甫明聽得很明白:李善長和李存義是自盡,也必須是自盡而死,他只需要去找出證據即可。高甫明說的七日時限是想去找證據,而朱元璋給的三日時限就是告訴他,盡快結案,沒有證據就去做證據。
道衍說的沒錯,朱元璋左思右想,終究還是要保自己的四兒子朱棣。拋開父子情誼不說,最大的問題在於他沒有辦法去填補裁撤藩王後所產生的權利真空。
‘唉,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’
東宮,朱允炆的書房裏,
朱允炆靜靜地坐著,看著眼前自己最忠實的兩位心腹,和皇爺爺留給自己的未來肱骨之臣,在自己眼前手舞足蹈,慷慨激昂。
“長孫殿下,藩王之策弊大於利,此事我與子澄兄早已達成共識,相信長孫殿下心裏也早已有數。今日裏韓國公兄弟二人死於燕王府內,正是天賜良機,相信燕王此刻已經失了聖眷。我們當抓住機會,聯合有志之士一同上本參閡燕王,將燕王一舉拿下。”一個身著素袍,面相嚴肅的男子一臉的為民請命的表情。
旁邊的一個翰林官員打扮,四方大臉的男子也是連連附合“尚理兄所言正是子澄想說的。《史記》中記載,範蠡曾說:天予不取反受其咎。前幾日燕王剛剛欺侮過殿下,正是新仇舊怨一同來報的好時機啊。”
“額”朱允炆問道“那該從何處入手呢?”
“子澄以為當從先前禦花園中燕王失禮之事著手,畢竟。。。。”他的話還沒說完,便被打斷了。
“子澄兄所言差異,失禮之事畢竟是小節,不足以令陛下撤藩。還是應從韓國公之死。。。”
“失禮如何能是小節?!子曰:君君臣臣父父子子。此天理倫常,不可違背也。燕王失禮自是大罪也。”
“韓國公之死才是罪名!”
“韓國公之死明眼人都知不會是燕王所為,如何能成為罪名。。。。。”
。。。
。。。
“額。。。”朱允炆沒想到,自己小小的一個問題,就讓剛剛還同一陣線的兩位大儒反目成仇。
如果徐如意在這裏,一定會往地上啐一口濃痰以表達自己的鄙視,然後再罵一句腐儒。
當然,這只是如果而已。真把他放在這兒,肯定老老實實,一言不發,因為那面容嚴肅的男子是齊泰齊尚禮,而那個四方大臉的,則是黃湜黃子澄。
腐儒並不是辱罵,而是事實
“哼,你我便各自行事!”黃子澄最後說道。
“如此正和我意”齊泰也不甘示弱。
“哼”
“哼”
二人各自冷哼一聲,又雙雙走出了太子宮,留下目瞪口呆的朱允炆。
(不走不行,宮門落鎖的時間快到了。)
按規制,皇宮酉時落鎖,關閉宮門,隔絕內外。
侍衛們準時準刻的關上了宮門。大門的緊閉,代表著今天的結束,也代表著還沒有醒來的徐如意錯過了飯點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不對,南京作為此時大明朝的都城,縣令也不叫縣令了,而叫順天府尹,正三品。
職責也與一般的縣令有些不同,他主要是負責京師一代的治安與政務。
俗話說天子腳下難做官,洪武皇帝的腳下尤其的難,因為你做的一切皇帝都看在眼中。如果給高甫明再來一次的機會,相信他一定會想方設法的避開自己現在的這個職位。
如果他有一本人生的黃歷,那本黃歷上有一頁一定是這樣寫的: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初四,韓國公李善長與其弟李存義會死於燕王府上。宜:上吊,服毒,割腕,等各種方法自盡;忌:活著。。。。
“微。。。微臣高甫明叩見皇上”禦書房裏,高甫明戰戰兢兢的向朱元璋跪拜行禮。
“起來吧”輕描淡寫的一揮手,朱元璋開口道。
“謝,謝陛下”高甫明站了起來,說話都有些結巴。
此刻是申時,也就是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。太陽還沒有下山。
大概一個時辰以前,東宮侍讀黃子澄與兵部左侍郎齊泰入宮,求見皇長孫朱允炆。
當時朱允炆與朱元璋正在武英殿裏敘話。聽黃子澄來了,朱元璋也就讓朱允炆去了。
“不要和任何人提起那個徐如意”這是朱元璋對朱允炆的囑咐“最近也不要見那個徐如意,朕對他另有安排。”
朱元璋的謀略算計,自然之道。徐如意這次做的事雖然隱蔽,但終究還是有些蛛絲馬跡,瞞不過那些有心人,尤其是那些有能力的有心人,比如說。。。。朱棣。
“老張,把知道內情的人該清理的清理一下,你自己把握,盡最大可能別讓消息亂傳出去”這是朱元璋在朱允炆離開後對老張的吩咐。
“來人,移駕禦書房,招順天府尹高甫明入宮見朕”這是朱元璋之前在武英殿裏的最後一句話,畢竟武英殿已經被他砸爛了,不適合會見外臣。
時間回到現在。
朱元璋瞇著眼睛看著眼前的高甫明,開了口“高甫明~”
“臣在”
“聽說今天京城裏出了個大案啊”
“回稟皇上,今日巳時左右,韓國公與其弟死於燕王府內。。。臣已經派。。。”
“哼”朱元璋冷哼一聲,打斷了高甫明的話“這麽大的案子,事涉當朝國公,藩王,你卻沒有早早地來稟報朕,難道還要等到明天早朝再說嘛?不嫌太晚嗎?”
順天府尹官居三品,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員皆有上朝之權。
“臣有罪”高甫明趕緊跪倒。“臣只是想調查清楚,再向陛下稟報。”
“恩。。。”朱元璋點點頭“那你查的怎麽樣了?”
“回稟皇上,臣查到,韓國公與其弟似乎是因為什麽誤會,所以才去了燕王府上,後來好像是死於。。。死於。。。。”
“接著說!”
“死於自殺。且在二人死後不久,韓國公府突發大火,韓國公府化為一片白地,可能死傷四百餘口,目前正在校驗身份。”廢了好大力氣,高甫明終於把自己查到的說完了。
“似乎,好像,可能”朱元璋似乎對高甫明的話並不滿意“除了查出韓國公二人死於自盡,其他的全都是不確定的,你什麽時候才能找到證據,確定一切報給朕聽!”
朱元璋的語氣不滿,但高甫明的心反而放下了,他已經聽出了皇上的意思,上意已明,事情也就好辦了。
“回皇上話”高甫明鎮定的說道“七日內,微臣一定查明真相,找出證據,給您一個交代”
“三日。。。”
“三。。三日也夠,微臣定不負皇上所望。”高甫明再次叩頭。
“嗯。。。”朱元璋點點頭“朕也幫你一把,李善長的兒子李飛從大火中逃了出來,如今在親軍都尉府,你去領吧。”
親軍都尉府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錦衣衛的前身。朱元璋於洪武十五年裁撤親軍都尉府,並在其基礎上建立了錦衣衛。後來迫於朝臣壓力,再加上錦衣衛名聲實在太差,才於洪武二十年,撤銷了錦衣衛,焚毀刑具。錦衣衛雖然在明面上被裁撤了,但如此好用的工具以及其如此強大的情報能力是讓人著迷的。朱元璋明裏裁撤了錦衣衛,但暗地又將其改回了親軍都尉府。總的來說只是改了個名字,並且取消了其逮捕,刑訊之權。
朱元璋退了這一步,朝臣們自然也見好就收,親軍都尉府也就保留了下來,而這,也是後來朱棣即位後快速重建錦衣衛的根基。
“是,微臣這就去辦,微臣告退”恭敬地將差事應了下來,高甫明慢慢的退出了禦書房。
朱元璋的意思高甫明聽得很明白:李善長和李存義是自盡,也必須是自盡而死,他只需要去找出證據即可。高甫明說的七日時限是想去找證據,而朱元璋給的三日時限就是告訴他,盡快結案,沒有證據就去做證據。
道衍說的沒錯,朱元璋左思右想,終究還是要保自己的四兒子朱棣。拋開父子情誼不說,最大的問題在於他沒有辦法去填補裁撤藩王後所產生的權利真空。
‘唉,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’
東宮,朱允炆的書房裏,
朱允炆靜靜地坐著,看著眼前自己最忠實的兩位心腹,和皇爺爺留給自己的未來肱骨之臣,在自己眼前手舞足蹈,慷慨激昂。
“長孫殿下,藩王之策弊大於利,此事我與子澄兄早已達成共識,相信長孫殿下心裏也早已有數。今日裏韓國公兄弟二人死於燕王府內,正是天賜良機,相信燕王此刻已經失了聖眷。我們當抓住機會,聯合有志之士一同上本參閡燕王,將燕王一舉拿下。”一個身著素袍,面相嚴肅的男子一臉的為民請命的表情。
旁邊的一個翰林官員打扮,四方大臉的男子也是連連附合“尚理兄所言正是子澄想說的。《史記》中記載,範蠡曾說:天予不取反受其咎。前幾日燕王剛剛欺侮過殿下,正是新仇舊怨一同來報的好時機啊。”
“額”朱允炆問道“那該從何處入手呢?”
“子澄以為當從先前禦花園中燕王失禮之事著手,畢竟。。。。”他的話還沒說完,便被打斷了。
“子澄兄所言差異,失禮之事畢竟是小節,不足以令陛下撤藩。還是應從韓國公之死。。。”
“失禮如何能是小節?!子曰:君君臣臣父父子子。此天理倫常,不可違背也。燕王失禮自是大罪也。”
“韓國公之死才是罪名!”
“韓國公之死明眼人都知不會是燕王所為,如何能成為罪名。。。。。”
。。。
。。。
“額。。。”朱允炆沒想到,自己小小的一個問題,就讓剛剛還同一陣線的兩位大儒反目成仇。
如果徐如意在這裏,一定會往地上啐一口濃痰以表達自己的鄙視,然後再罵一句腐儒。
當然,這只是如果而已。真把他放在這兒,肯定老老實實,一言不發,因為那面容嚴肅的男子是齊泰齊尚禮,而那個四方大臉的,則是黃湜黃子澄。
腐儒並不是辱罵,而是事實
“哼,你我便各自行事!”黃子澄最後說道。
“如此正和我意”齊泰也不甘示弱。
“哼”
“哼”
二人各自冷哼一聲,又雙雙走出了太子宮,留下目瞪口呆的朱允炆。
(不走不行,宮門落鎖的時間快到了。)
按規制,皇宮酉時落鎖,關閉宮門,隔絕內外。
侍衛們準時準刻的關上了宮門。大門的緊閉,代表著今天的結束,也代表著還沒有醒來的徐如意錯過了飯點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